由於尚不清楚白蝕的發病原因,所以目前醫學界存在各種各樣的治療方法,但任何單一的療法都無法根治白蝕。
1. 外塗藥物治療
(A) 外用皮質類固醇
外用皮質類固醇已被廣泛地用於白蝕的治療,一直是過去多年的黃金治療方案。但是,其使用相關副作用,如皮膚萎縮及毛細管擴張等等,現已慢慢的給別的治療方案取代。
(B)外用免疫抑制劑(TacrolimusorPimecrolimus)
- 吡美莫司(Elidel)和他克莫司(普特彼)
- 發揮幾乎與使用類固醇相等的療效;
- 短時間和長時間間歇性使用證實安全有效;
- 常見的副作用是在使用過程中有短暫的燒灼感



2. 光療
窄譜中波紫外線(NarrowBand-UVB,311nm-313nm)或廣譜中波紫外線(BroadBand-UVB.290nm-320nm)都能抑制細胞因子的分泌,刺激毛囊根鞘外的非活躍黑色素細胞增生並遷移到白蝕患處。
NB-UVB現時一般被認為是中度至重度白蝕的首選治療方案。我們多年來的臨床經驗發現,外用免疫抑制劑聯合窄譜紫外線光療效果最為顯著.
其他非主流治療方案
1.光化學反應治療
在患處塗抹光敏劑(補骨脂素)後,照射紫外線,從而刺激黑色素細胞再生黑色素。治療方法繁瑣,效果不明顯,而且配合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,所以已由光療取代。
2.抗氧化劑
從理論上,維生素E、維生素C和其他抗氧化劑可以保護黑色素細胞免受活性氧(FreeRadical)破壞。
3.免疫調節劑
「左旋咪唑口服」、「凍乾卡介苗(BCG)肌注」、口服牛胎盤等。
4.皮膚刺激劑
局部塗擦皮膚刺激劑,使皮膚發生炎症反應,促使色素增生。常用有30%補骨脂酊、氮芥酒精,苯酚(純石炭酸),25%至50%三氯醋酸,斑蝥酊等。此法只適用於小片皮損,塗後皮損處可出現大皰。
5.手術治療
皮損穩定無進展的患者,可行自體表皮移植手術移植皮膚黑色素細胞。
6.脫色療法
如果一個深色皮膚的人已經全身白癜風,他可能要考慮色素脫失治療。為期9至12個月,每天塗莫諾苯宗或20%對苯二酚,直到皮膚被漂白。
副作用包括局部皮膚發癢,發紅或接觸性皮炎。漂白結果是永久性的,因此患者一定要非常肯定他的決定才採用脫色療法。
